由我校樊海明教授带领的中方团队与新加坡国立大学Bay Boon Huat教授带领的新方团队合作申报的“肝特异性纳米对比剂研发及其双靶点协同作用的早期肝癌成像机制研究”获202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资助,项目直接经费210万元。该项目是樊海明教授团队自承担原创探索计划项目后获得的又一重要项目。
(樊海明教授团队)
原发性肝癌是全球最常见的、高致命性肝脏恶性肿瘤,依据最新统计数据,我国肝癌发病人数居世界首位,肝癌的早期诊断是提升患者生存率和改善预后的关键。与其他癌症不同,肝癌是唯一仅通过影像即可进行临床诊断的恶性肿瘤,而磁共振肝胆成像被认为是最灵敏的肝癌影像诊断手段,其中肝细胞特异性对比剂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决定了磁共振肝胆成像对早期肝癌诊断效果。然而,目前临床应用的肝细胞特异性对比剂(主要为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存在信号增强低,特异性不足等问题,难以满足早期肝癌精准诊断的需求。
(项目关键科学问题)
樊海明教授团队通过长期攻关,将肝细胞亲和性的准顺磁超小锰铁氧体纳米颗粒和特异性的乙氧苯配体结合,构建了双靶点协同靶向肝细胞的新型纳米对比剂(MnFe2O4-EOB-PEG),突破了现有临床磁共振肝特异性对比剂灵敏度和特异性不足的瓶颈,该纳米对比剂可通过OATP1和SLC39A14双靶点协同作用实现快速、灵敏、高分辨的磁共振肝胆成像,为肝癌早期发现提供了新的影像诊断工具。然而,MnFe2O4-EOB-PEG对比剂双靶点协同的构效关系及其肝癌分子成像规律目前尚不清楚,限制了其早期肝癌影像诊断应用。
(樊海明教授研发的肝特异性纳米对比剂被陕西新闻联播报道)
对此,本项目拟从肝特异性纳米对比剂宏量可控制备,双靶点协同靶向的构效关系,肝癌分子成像规律,纳米对比剂临床前安全性评价等方面开展研究,阐明其双靶点协同作用机制,并推动其临床转化,为新型肝特异性纳米对比剂在肝癌等重大疾病的早期影像诊断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对提升我国临床肝癌干预效果和改善总体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新加坡国立大学Bay Boon Huat教授来我校交流指导)
原文链接:https://kjc.nwu.edu.cn/info/1001/8196.htm